编者语:
经过“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评审会充分讨论、评议和民主投票,并经过公示,有6篇论著获得了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本文向读者介绍获奖著作《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序言。敬请阅读。
总主编/宋洪远
该书是第一部由中国大陆学者撰写的全面系统反映近代170多年来中国农村发展与制度变迁的著作。本书通过系统梳理和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史实和进程,勾勒出了近代中国农村变迁的全景,在此基础上,该书还深入研究了近代农村变迁史实背后的经济机理,从制度层面深刻解读了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的逻辑,全书体现出了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到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阔步走向现代化,中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百年来,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中华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中国农村几经变迁,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回顾百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和农村发展变迁的历史,可以欣喜地看到:经过新中国六十多年和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最好最有活力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农村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农业领域为世界创造了辉煌和奇迹;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早已告别贫穷落后的面貌,农村小康社会正在变为现实。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新的起点,正走上伟大复兴之路,农村正与城市一起向着全面小康的方向发展。在此之际,梳理农村发展变迁的历史,特别是对“三农”政策和农村制度发展演进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以史为鉴,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状态和发展的整体质量。从已有研究来看,对百年中国农村发展和制度变迁史进行系统研究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一项空白。
面向未来,悠久的农业历史、源远流长的农业和农村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农村制度变迁、历经波折积累下来的政策经验等,还将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作用,这是一批老前辈、老领导和农经学者的共识,也是本项研究得以开启的重要原因。
2012年初,在段应碧主任的倡议下,在陈锡文和韩俊两位院领导的亲自谋划下,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设立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农村变迁史研究”。该项目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为牵头单位,由宋洪远主任担任主持人,项目集合了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农业技术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学、当代农业农村问题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了四个子课题组,形成跨学科的研究团队。
2012年6月,“中国近代以来农村变迁史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在宋洪远主任的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下,项目组承担起课题申报、内容确定、组织方式确立、沟通协调联络、组织拟定编写大纲和编写体例、文献资料收集、开展研究和书稿撰写等大量烦琐的工作。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课题主要分为两大内容:一是系统收集和梳理可资利用的有关晚清、民国、新中国三十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变迁历史的文献目录库。二是在总的研究框架下分时段设置四个子课题,分别由不同的单位牵头承担。
项目子课题一:晚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史研究。由南京农业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王思明教授牵头,开展晚清和民国数据库建设以及晚清农村变迁史的研究。
项目子课题二:民国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史研究。由全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曹幸穗牵头,开展民国时期农村变迁史的研究。
项目子课题三:新中国三十年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景新教授和车裕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史学科冯开文教授共同牵头,开展新中国三十年农村变迁史的研究。
项目子课题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史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洁研究员共同牵头,开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的研究。
到2013年6月,中国农村变迁史资料库初步建成,其中晚清数据文献库近14万字、民国数据文献库近14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数据文献库10余万字、农村改革开放以后数据文献库近5万字,基本涵盖海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农村变迁史研究的绝大部分文献资料。到2015年底,四个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基本结束,向委托方提交课题报告成果。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的研究时间跨度大,对晚清至民国(1840-1911)、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1-1949)、新中国三十年(1949-1978)、农村政革开放以来(1978-2012)四个时段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全景式展现了传统农业在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的演进更迭、发展变化,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的漫长画卷,描绘了百年农村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历史。项目课题研究涉及单位7家,参与研究工作50余人,具体执笔撰写的老中青三代学者48人,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内外联动,分工合作,完成了百年中国农村变迁史这一大型研究项目。
在做好一系列研究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于2013年正式启动本书各卷的编撰工作。经过四年的努力,在合作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全书编撰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2016年以来,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和各位领导的建议下,课题组继续对各卷进行修订完善,并积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经过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评审并报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2018年2月,本书最终获得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正式资助,并拟于2019年出版。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重点围绕“农村变迁”主线,书写和刻画了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史,记述与经济社会相关的农村生活变化及其特点,全面反映一百多年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三农”演变过程及全景全貌。研究成果由反映四个时段相关情况的四卷组成。研究以时间为顺序,以农村发展、制度演进为主线,从人地关系、人口布局、土地布局、资源环境、土地制度、农业结构、农村商品经济、城镇化和工业化、农村财政与金融、“三农”政策等多方位全视角展开。研究揭示了近代以来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浪潮等对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影响,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等方面的演进情况,梳理了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阐释了近代以来中国农业衰落、农村凋敝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新中国三十年农业农村变迁的经验与教训,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和“三农”政策的成功经验,展现了制度变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加深了对当前农村制度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对未来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提供了有益启示并指明了方向。
第一卷:《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840-1911)》。该卷概述了传统农业的历史地位及面临的挑战,指出人地关系是中国农业的基本命题,人地矛盾加剧对农业生产的挑战刺激了近现代农业发展。晚清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起点,自晚清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价值观、社会生活均在发生巨变。晚清农村社会变迁实际上就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变迁,这一视角的选择非常重要,它描绘了中国百年前农村变迁的图景,也可作为研究同时代东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近现代化历程的重要参考文献。
第二卷:《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911-1949)》。该卷主要揭示民国时期农村变迁的原因和动力,揭示这一时期的乡村制度、经济基础、科技进步、文化演替、教育兴起等因素对于乡村社会变迁所产生的深刻作用,以及对后来的新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三卷:《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949-1978)》。该卷首先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发展的起始条件、中国国情、国际背景,在此基础上解释了为什么新中国三十年选择了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推行农业集体化、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统购统销”、社队企业发展等农村政策制度。1949-1978年的农村变迁历程,基本可以划分为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三个阶段。土地改革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的预备阶段,农业合作化是这一制度体系的初步构成阶段,此后的人民公社是这一制度固化乃至僵化的阶段。
第四卷:《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978-2012)》。该卷通过对制度层面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产品市场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财税金融制度、乡村治理机制、农村领导管理体制、农业法制以及发展层面的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扶贫开发、农民的全面发展、农业对外开放等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变迁重大成果的展示,呈现了1978-2012年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变迁轨迹,系统反映了中国农村在三十四年时间里的巨大变化。该卷还把农村改革和发展变迁纳入国家工业化进程进行考察,对农村为什么率先进行改革、农村改革改了什么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原因以及农村发展变迁影响因素和经验进行了分析。
(1)晚清农村社会变迁是多种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晚清农村社会变迁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晚清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瓦解与新生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发生转型的关键时期。晚清是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起点,其社会性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价值观、社会生活均在发生巨变,呈现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晚清卷(1840-1911)作者提出,晚清农村社会变迁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影响。在政治统治方面,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瓦解;在经济活动方面,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统治地位已经动摇;在思想禁锢方面,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已遭遇多方挑战。在旧体制解体过程中,晚清政府的社会整合能力削弱,加剧了社会失序。
晚清农村社会出现了近代化趋向,以机器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经出现;在西方商品化大潮冲击下,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单一小农经济不再一统天下;近代工商业开始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社会中出现了买办阶级、新型工商业者和近代产业工人。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和交通枢纽地区的商品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社会近代化程度和速度存在从沿海到腹地递减的态势。
晚清人地矛盾加剧,通过平面扩展、开发边疆和边缘土地,扩大了土地面积,通过引进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开展精耕细作、提高农田水利水平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化。但晚清乡村社会矛盾和冲突不绝,社会动荡、造成农村破败,生产、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农村呈现“普遍贫困化”。
晚清农村社会新旧风俗杂陈。随着西方民主思想、政治理论引入,新式学堂兴起,科举制度废除,外来宗教开始渗入,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应运而生,新知识、新思想突破了传统社会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的藩篱。近代城市经济兴起和近代工商业、交通运输发展,城乡商品和要素流动加速,对农村传统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但农村仍沿袭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孔孟之道、儒家学说是占据主体的价值观。
(2)民国农村变迁史很短,乡村社会边缘化、乡村阶层结构劣质化,乡村社会危机重重。
民国卷(1911-1949)作者认为,民国历史虽短,但它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结束了两千多年“帝皇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开启了共和立国的时代,使中国以“落后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版图”,在中华历史上是第一次。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结束,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但民国时期并没有脱去旧时代的烙印,民国的三十八年间政权更迭频繁,民国政府历经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各政权虽然采取了不同于清王朝的治理模式,但受自身的局限,终究不能引领中国走向富强,乡村社会变革也以失败告终。
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到社会化大生产,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到商品市场经济、从传统的家庭的血缘为主的宗法关系到由“法治”所保障的自由、独立的人际关系,从迷信到科学,从专制到民主,从封闭到开放,从地域性联系到世界性联系。民国开启的是一个由旧制向新制转型的过渡时代。
辛亥革命后,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发生变化,乡村社会出现了多重权力中心,社会秩序的稳定结构受到了影响。与此同时,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化整体上呈现出乡村劣质化演变的特点。在国家推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社会被隔离在外,农民利益被置于一边,造成乡村社会不断破败、边缘化,乡村社会危机重重,农民境遇悲惨。民国农民在封建势力统治下,处于保守、停滞的极端落后的状态,同辛亥革命以前并无根本不同。民国时期,政府主导开展了地方自治和农村建设,一些有识之士也进行了乡村建设的尝试,但这些均在战乱中无法延续。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日益向着重视农民、发动农民的方向演化。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关注农民问题,但早期中国共产党更重视工人运动,对于农村和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尚未认识。随着斗争的演进,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凸显。共产党肯定了农民阶级的伟大革命潜力及其工人阶级可靠同盟军的阶级地位,认识到“国民革命不得农民参与,也很难成功”。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改组完成,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中共四大决议指出,要保障农民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此后明确了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认为不实现耕地农有,农民就不能成为革命的拥护者。这是共产党第一次树立起自己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旗帜,呼吁保护农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并提出了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由于斗争形势变化和认识差别,在不同时期党内对于土地问题的主张认识都不同。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极大地推动了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土地改革的胜利,标志着农村土地所有制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封建剥削制度已在解放区消失。这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他们迫切要求组织互助合作以发展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一系列农村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革命实践的延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对在全国农村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均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4)新中国三十年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新中国三十年卷(1949-1978)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发展的起始条件、中国国情、国际背景等,解释了当时选择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推行农业集体化、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统购统销”、社队企业发展等农村政策制度的社会根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国经济起点低、经济剩余少、资金资源短缺,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内忧外患促使新中国把工业化作为当务之急。农村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经济全面恢复,主要农产品产量达到甚至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农业剩余增加。在从外部获得资源不可能的情况下,农业剩余成为国家工业化积累最重要的来源。在重工业为主体的国家工业化战略主导下,通过统购统销、农业税费、价格剪刀差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托。在这一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全面支撑的作用:农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和资金供给;农民通过为国家工程建设提供义务工支援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农民通过农村临时吸纳城市人口和“农民事业农民办”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隐性贡献。
新中国三十年的农村发展变迁虽有起伏波动,但成就辉煌。在农村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历史教训,包括农业基础地位认识的形成、农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尊重农民的选择和创造等。
(5)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对中国农村发展变迁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使农村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卷(1978-2012)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八大的三十四年间的中国农村发展变迁进行研究。这一时期农村发展变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由长期受温饱困扰到小康水平的重大历史性跨越,并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1978-1984年,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改革率先成功突破,使农村发展变迁在新的生产经营体制下展开;1985-2002年,以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而率先运用市场机制为主的改革,使农村发展变迁在资源配置由计划为主向市场为主的转变中展开;2002-2012年,实行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为新取向的政策并深化的改革使农村发展变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面展开。
农村实现巨大发展变迁的首要原因在于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和释放工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使之成为推动农村巨大发展变迁的生力军。制度创新植根于农村、来自于农民。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大论断,做出了中国已进入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重大判断,从而促进了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到“重中之重”、从城乡兼顾到统筹城乡、从工业的发展要依靠农业提供积累到“两个趋向”的思想和论断的演进,在实践中推进农业养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转变。这是中国农村实现巨大发展变迁的另一重要原因。这些宝贵的理论与思想财富将在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继续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本书着眼于晚清大变局以来的中国农村变迁。无论是对充实当下国内的农村变迁史研究和农村政策理论研究,还是对更好更深入地开展农村现实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编辑委员会审定了编写大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编写和修改过程中,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周菁编辑、沈葆华老师在国家出版基金申报、书稿审校等方面给予了专业性的建议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村制度变迁问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史学、科技和乡土文化等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在写作风格、叙述习惯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我们努力在全书编写过程中统一体例,进行统筹安排,但仍有挂一漏万的情况。由于编写者水平所限,本书编写中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