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传
一
张培刚教授,1913年7月10日出生,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成家田村人。他家世代务农,使他从小就深感中国农民生活之贫困、劳动之艰苦。他5岁入私塾,一年后转入当地的启人小学; 1925年春只身离开家乡到武汉,考入私立式汉中学,1927年春转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28年冬初中毕业。1929年春播班考入式汉大学文预科,1930年秋进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
1934年6月张培刚先生在武汉大学毕业,以最优成绩被选送到北平由陶孟和先生主特的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经济调查研究工作,前后约6年。其问曾应千家驹先生之邀,于1937年夏至1938年夏到桂林广西大学经济研究室任研究员;又曾应浙江大学竺可祯校长和农业经济系来主任梁庆椿教授邀请,于1939年春赴广西宜山浙江大学任讲师,为毕业班讲授了一个学期的“农场管理”和“土地经济学”两门课程。
1941年至1945年冬,张培刚先生考取清华庚款公费留美,先在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后在该校文理学院经济来学习,1943年获硕士,1945年获博士学位。
1946年春至同年夏,张培刚先生先后短期在美国纽约和中国南京担任前资源委员会经济专门委员,和当时应邀任顾问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英一道,分别从事中国国民收入统计和农业机械化问题的研究工作。1946年秋,他任式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被评为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48年1月,应聘担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1949年2月,辞去联合国职务,从里谷再次回国,继续担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及来主任。解放后初期,担任武汉大学校委会常委兼总务长,代理法学院院长,仍兼经济系主任职务。1951年秋至1952年夏,被派往北京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一学年。
1952年冬,张培刚先生被调任筹备华中工学院(后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建校工作,担任建校规划办公室主任、基建办公室主任。1957年任该校政治课教师,担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一直受审查、挨批判,从事体力劳动。
1978年5月,张培刚先生应邀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参加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外国经济思怒丈部分。1979年秋返汉,任华中工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充所研究员,湖北省社会补学院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及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还担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务。
二
张培刚先生是属于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历经磨难,力求生存和发展时代产生的一代知识分子。从青年时起,在学习和调研工作中,他姑终以一顺爱国的赤子之心,扎根于中国这块古老而肥沃的土坡中。1934年6月,正当他21岁,在式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选送进入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由于陶孟和所长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反对空谈,他在该所近6年的时间里,足迹遮及河北、浙江、广西、湖北等省,长期深入农村和乡镇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相继写出《清范的农家经济》、《广西依食问题》、《浙江省食依之运悄》和《中国旅食经济》等4部著作。除最后一本因1941年夏办理出国留学手续而未能及时定稿付印外,前3本均由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此外,他还就农村经济、旅食产梢、货币金触、经济理论和政策茶方面的问题,发表了40余篇论文。
长期的社会实践,使他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他常常想到,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走向繁荣。他是带着这个问题到国外留学的。1941年秋,他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那时的历史甘景,更加促进他不断思考:灾难深重的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将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图富强。而当时他读了许多国外书刊,却还未见到一本有关这方面的系统著作。于是他决定将博士论文定为“农业与工业化”,探讨农业国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在哈佛这所著名学府的图书馆,在浩瀚的丈蔽宝库里,他贪婪地阅读、摘录、做卡片,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付出了极其辛勤的劳动,1945年冬终于完成了这篇博士论文。文中他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式地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探索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可行途径。国际学术界认为,这篇论文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对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调整和变动的问题,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分析研究的学术专著。先生曾说:“读书使我了解世界,获得知识,但如果没有我青少年时期在农村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没有大学毕业后数年的实地考察,我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论文的。”
这篇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英文稿,曾获1946年一1947年度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最佳论文笑和“威尔士奖金”;1949年作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9年在美国再版。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中文译本,直到1984年,才首次在国内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加拿大学者约翰·孔涯尔(John Cornwall)教授曾说:这部著作对他本人的思路“曾经有过深刻的影响;并且柞常惊讶,这部著作当年竟然预并到如此多的为后来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顾应昌博士和台湾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施建生教授说:“张培刚先生,是获得威尔士奖的东方第一人,他在学术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人争了光。”
三
张培刚先生的学术道路十分崎呕而坎坷。在40年代中期和末期,当他怀着一颖赤诚爱国之心,满腔报国之情,先后两度回到祖国后,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又囿于一所多科性工学院,以致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他没有机会结合经济学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中包括10年的建校基建行政工作;逾10年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实际上在这段时期,政治运动连纬不断,经常上山下乡,而真正从事教学的时间亦微乎其微;紧接着的10年“文化大革命”,受审查、挨批判,担负繁重的体力劳动。回顾他大学毕业后,60个春秋,沦海桑田,风云变幻,却在学术生涯中整整为他造成了从35岁到65岁最可宝贵的空白时光,几乎在学术界销声匿迹。追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正逢祖国实行改革开放、谋求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大好时机,先生却已年届花甲,即将进入古稀,才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经济学界。而今先生已是觉童之高龄,但仍奋力在不平坦的学米道路上,继续探索。
四
最近,承山西经济出版社的领导,以及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何炼成教授、山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冯子标教授的关怀,我们编样了这本《选集》。作者特嘱在此代为表示深切的谢忱.井对贵任编料张凤山、梁海二位同志,亦致以深切的谢意。
由于先生长期主要研究的是发展经济学方面,也就是有关农业国工业化的问题,因而这方面的论文收入本《选集》较多。在《选集》中,为了保特历史的原貌,我们对原文如“民国23年”等字样,仍保持原状,未改为公元1934年,等等。此外,对各个时期的不同用语和行文方式,一般也未作改动。
五
张培刚教授的主要专著列于下:
1.《清范的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广西依食问题》,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3.《浙扛省食旅之运钠》,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4.《中国旅食经济》文稿,1941年春写成,即将整理出版。
5.《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英文本,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年初版,1969年再版。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中译本,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初版,1988年重版。
6.《宏观经济学和徽观经济学》(合著),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
7.《徽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9.《新发展经济学》(主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谭慧
1996年12月
目 录
引 论
我的经济思想(包括经济观、市场经济观
和发展观)形成的背景…………………………………………………………………(1)
分析方法述评……………………………………………………………………………(6)
分析方法再论……………………………………………………………………………(27)
(1935年至1949年)
农村经济
民国23年的中国农业经济(1935年夏)………………………………………………(57)
近年来的灾荒(1935年4月)…………………………………………………………(79)
我国合作社的现况(1935年4月)……………………………………………………(83)
保定的土地与农业劳动(1935年11月)………………………………………………(94)
中国农村经济的回顾与前瞻(1936年3月)…………………………………………(103)
我国农民生活程度的低落(1936年春)………………………………………………(117)
中国农业经济的新动向(1937年4月)………………………………………………(130)
沦陷区的农村经济(1939年8月)……………………………………………………(145)
亚洲及远东地区的土地利用(1948年)………………………………………………(153)
粮食问题
浙江粮食消费的一个特殊习惯(1936年11月)………………………………………(165)
论我国食粮盈亏的估计方法(1937年夏)……………………………………………(170)
论战时粮食统制(1938年)……………………………………………………………192)
抗战时期中我国粮食问题的探讨(1938年12月)……………………………………(199)
亚洲及远东地区的粮食与农业(1949年)……………………………………………(208)
货币与金融
一年来农村金融的调剂工作(1935年3月)…………………………………………(232)
法国货币贬值的调剂工作(1935年6月)……………………………………………(244)
汇兑干涉之研究(1935年11月)……………………………………………………(254)
通货膨胀下的农业和农民(1947年2月)……………………………………………26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第三条路走得通吗?(1935年2月)…………………………………………………(272)
农业与中国的工业化(1945年10月)………………………………………………(278)
对“工业”和“农业”基本概念和方法论的深层次探讨(1945年12月)…………(289)
经济学说评论
关于“厂商均衡理论”的一个评注(1943年5月)…………………………………(303)
论“正统学派”对于经济学的新看法(1946年7月)………………………………(318)
论经济学上两大准则——效率与公平(1947年5月)………………………………(325)
从“新经济学”谈到凯恩斯和马克思(1948年6月)………………………………(329)
农村调查方法
我国农村调查之困难及其补救(1934年11月)………………………………………(334)
论农村调查的方法——拣样调查法的理论及其应用(1936年1月)…………………(343)
论农家记帐调查法(1937年6月)……………………………………………………(352)
农村调查与资料整理(1937年9月)…………………………………………………(360)
书评
中国的土壤——读梭卜氏《中国土壤与人文地理纪要》(1935年1月)………………(366)
评汤惠荪、杜修昌编:《中国农家经济之记帐的研究》(1937年6月)……………(372)
评W·Gee:《农业的社会经济学》英文版(1934年12月)…………………………(379)
评Edmund de S. Brunner and J. H. Kolb:《农村社会趋势》英文版(1935年3月)(384)
评Paul de Hevesy:《世界小麦问题》法文版(1937年6月)………………………(391)
评Bertrand Nogaro:《世界农产价格与经济恐慌》法文版(1937年6月)………(398)
评Paul M. Sweezy:《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英文版(1947年12月)………………………………………………………………(404)
评Edward Heimann:《经济学说史:经济理论导论》英文版(1948年6月)……(409)
(1980年至1997年)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微观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1980年)……………………………………………(415)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80年)………………………………………………(429)
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探讨社会主义经营管理问题(1985年)………………………(445)
浅谈宏观控制及其微观搞活的关系(1986年)……………………………………(468)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借鉴和利用(1987年)…………………(471)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488)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发展经济学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主题)概述(1993年)………………………(504)
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刍议(1989年)…………………(522)
关于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问题(1989年)…………………………………(551)
对“工业化”定义的重新表述和进一步探讨(1991年)…………………………566)
关于工业化“起步”或经济“起飞”问题(1991年)……………………………571)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区别和联系(1991年)………………………………(580)
智力投资或“人力资本”投资(1991年)……………………………………(594)
外贸、外资与经济发展(1990年)………………………………………………(601)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991年)……………………………………………………(617)
土地改革与经济发展(1991年)………………………………………………(631)
农业对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作用(1991年)…………………………………(646)
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91年)…………………………………………(655)
新型发展经济学的由不和展望——关于我的《发展经济学通论》(1991年)(662)
计划与市场(1992年)…………………………………………………………(677)
新贸易理论及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1995年)……………………………(712)
中国经济在亚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995年)…………………(740)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
——论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1995年)………………………(759)
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业(1996年)……………………………………………(765)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1996年)……………………………………(791)
“牛肚子理论”——简释中部崛起的理论基础(1997年)………………………(802)
熊彼特经济学说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81年)……………………………………………(806)
熊彼特经济理论(1986年)……………………………………………(819)
创新理论的现实意义——对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介绍和评论(1991年)…(847)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中译本序言(1991年)…………………………(860)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译本改写序言(1996年)……‥(883)
管理学科
日本物资流通管理教育考察观感(1980年)……………………………(896)
美国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特点
——兼谈改革我国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建议(1982年)………………………(905)
企业管理和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90年)…………………(923)
其他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看生产力标准问题(1988年)……………………(944)
寄希望于青年学者(1989年)……………………………………(965)
为陈勇《商品经济与荷兰近代化》一书作序(1990年)……………(971)
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研究的一部开拓性著作
——评《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一书(1994年)………………(975)
怀念母校讲授基础课的诸位老师(1994年)…………………………(984)
1992年与台湾老友万先法先生诗函交往(1995年)……………………(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