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暨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会 议 指 南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时 间:2010年12月10-12日
地 点: 武汉 喻家山
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暨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简 介
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为发展经济学的创立和新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和政策,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以张培刚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基金会的两项重要公益活动就是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和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旨在表彰为发展经济学及其相关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促进经济学研究繁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目的在于汇聚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张培刚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全国广大学者共同关心和支持下,第一、二届优秀成果奖已于2006、2008年评出,何炼成、林毅夫、史晋川、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蔡昉、姚洋、胡必亮等学者先后荣获此奖。两次颁奖活动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分别在武汉和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基金会负责人出席颁奖典礼和论坛。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届张培刚奖评奖结果已经产生。哈佛大学帕金斯(Dwight Heald Perkins)、李实、卢锋、张军等学者的四部作品获奖。定于2010年12月11-12日举行颁奖典礼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这次论坛的时代背景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向后危机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使命,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创新”。我们期望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新时代中国经济在全球的角色与定位,理性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新特征,寻求创新之策,谋求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与和谐发展之路。
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暨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
日程安排
12月10日(星期五)
会议报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八号楼大厅
会务组在80115房间,电话:027—87540198
17:45-19:00 晚餐:园中园餐厅(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二号楼)
12月11日(星期六)
7:15-8:15 早餐,地点:绿园餐厅(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二号楼)
8:30-8:45 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式,地点: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
8:45-12:10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大会,地点: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
12:15-13:00 午餐, 地点:园中园餐厅(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二号楼)
14:00-17:50 论坛专题研讨会,地点:经济学院402、405、407
18:00-19:00 晚餐, 地点:百景园餐厅(八号楼往西约300米)
20:00-21:00 基金会理事会会议
12月12日(星期日)
7:15-8:15 早餐,地点:绿园餐厅(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二号楼)
8:30-12:00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大会,地点: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
12:10-13:00 午餐, 地点:园中园餐厅(二号楼)
14:00-14:45 颁奖典礼,地点: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
14:45-15:00 合影留念,地点:经济学院门前广场
15:00-17:45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特别专场(获奖人主题演讲),
地点: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
18:00-19:00 招待晚宴,地点:喻园餐厅(一号楼报告厅楼下)
12月13日,代表离会。
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议 程
时间: 12月12日(周日)下午14:00-14:45
地点: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校领导
- 主持人介绍到会领导与嘉宾、宣读贺电
2.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教授致辞
3.湖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立国同志致辞
4.教育部社科司领导致辞(贺信)
5.第三届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谭崇台教授宣布获奖结果
6.张培刚教授和主席台领导嘉宾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7.获奖者发表感言(Perkins、李实、卢锋、张军)
8.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授致辞
合 影(14:45—15:00,经济学院大楼前广场)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特别专场
(获奖人主题演讲)
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教授
时间:2010年12月12日(星期日)下午15:00—17:45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
演讲人:
- 帕金斯(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
Challenges to Maintaining the High GDP Growth Rate of China
2、 李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经济改革与收入分配
3、 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多高才是过高?——中国经济追赶阶段资本回报与合意投资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议程
论坛开幕式
时间: 12月11日(周六)上午8:30—8:45
地点: 经济学院报告厅
主持人:宋德勇,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培刚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介绍论坛筹备情况及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
2、华中科技大学校领导致辞
3、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培刚基金会副理事长徐长生教授致辞
大会论坛(一)
时间: 12月11日(周六)上午8:45—10:30
地点: 经济学院报告厅
主持人:唐齐鸣,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演讲嘉宾:(每人演讲15-20分钟)
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
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
王利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总编、研究员)
升汇率、稳货币、扩财政---中国经济福利最大化的中长期策略
杨春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动态》主编)
中国模式与腐败问题
陈文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顾问、研究员)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转型的几个问题
郭熙保(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
卢现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从国富到民富
大会论坛(二)
时间: 12月11日上午10:40—12:10
地点: 经济学院报告厅
主持人:方齐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
演讲嘉宾:(每人演讲15分钟)
梅 松(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徐汉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土地持有权制度
王顺华(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后危机时代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邹德文(湖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学部主任)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
张卫东(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中国经济增长的合约解释
宋德勇(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的发展模式创新 ——低碳工业化与低碳城市化
大会论坛(三)
时间: 12月12日上午8:30—10:10
地点: 经济学院报告厅
主持人:张建华,张培刚基金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演讲嘉宾:(每人演讲20分钟)
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如何落实“十二五规划”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解读
姚 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季刊》主编)
政府行为与经济失衡
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转型中的乡村治理:来自广东东莞市的一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沈坤荣(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十二五”期间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创新驱动
大会论坛(四)
时间: 12月12日上午10:20—12:00
地点: 经济学院报告厅
主持人:王少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嘉宾:(每人演讲20分钟)
伍新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水研究院院长)
经济危机的新解读
毛振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辅礽经济学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多元目标下的政策选择
许建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经济室主任)
跨越“卡夫丁峡谷”与中国模式
李忠民 (陕西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资源工业化与中国能源增长极的构建
徐长生(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技术创新、泡沫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
论坛专题研讨会--分会场一:增长与发展
时 间:12月11日(周六)下午14:00—18:00,半场中途休息10分钟,每篇文章主讲和讨论30分钟
地 点:经济学院402
主持人:李忠民,陕西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钟春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陈孝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副社长、研究员
马 颖,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韩民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发言人:
[1] 沈坤荣、 李光泗 ,南京大学,技术创新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
[2] 刘巍、陈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初探(1913-1936)
[3] 许莎雯,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进化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4] 王秋彬,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工业行业能源效率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5] 钟春平、萧琴、陈三攀,华中科技大学,农业收入性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和经验验证——基于两部门的研究
[6]王传宝,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加快全域都市化进程的实施路径研究
[7] 高鹏,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
[8] 项本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工业自主创新效率研究--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
论坛专题研讨会--分会场二:制度与增长
时 间:12月11日(周六)下午14:00—18:00, 半场中途休息10分钟,每篇文章主讲和讨论30分钟
地 点:经济学院405
主持人:杨春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范子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
张曙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
孙明泉,光明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
汪小勤,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发言人:
[1]冯俊诚,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支出
[2]马汴京,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集体工业经济、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
[3]卢盛峰,武汉大学,关系资本、制度环境与财政转移支付有效性
[4]陈亮,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分析
[5]刘和旺,湖北大学,政治资本如何影响个人收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研究
[6]范子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转移支付、基础设施投资与腐败
[7]鲁元平,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论坛专题研讨会--分会场三:外资及其它
时 间:12月11日(周六)下午14:00—18:00, 中途休息10分钟,每篇文章主讲和讨论30分钟
地 点:经济学院407
主持人:沈坤荣,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孔东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评论人:许建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经济室主任
魏 龙,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昭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贸系副主任、教授
发言人:
[1]占超群,武汉大学,为出口而进口?中国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
[2] 钱学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种类偏向型的进口刺激政策
[3] 姚小义、谭诘,湖南大学,基于居民资产选择视角的人民币国际化微观基础分析
[4] 杨继生,华中科技大学,线性/非线性面板结构VAR模型的参数/半参数估计
[5]杨晶,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政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
[6] 罗知、郭熙保,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进口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7] 陈军亚、蔡洁,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外资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8] 张建华、程文,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地区产业专业化演变的U型规律:1988-2007
鸣谢以下新闻出版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新华社 中新社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中国教育报
环球时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网 和讯网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湖北卫视 湖北经视直播
湖北日报 荆楚网
长江日报 楚天都市报
楚天金报 武汉晚报
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研究
经济学季刊 经济学动态
江汉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会务联系:
筹备领导小组:徐长生 邓华和 张建华 宋德勇 刘雅然
1.联络部:徐长生 宋德勇 张 鹃
2.会务部:宋德勇 罗传健 王 彬 张 鹃 高凌云
3.学术部:张建华 钟春平 钱雪松 李卫兵 范子英
4.宣传部:刘雅然 范 葳 王伟波 韩金荣 鞠立新
5.财务部:邓华和 徐长生 宋德勇 王 彬 张 鹃
会务组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8号楼80115房间
(电话:027—87540198)
宋德勇(13657210086) 刘雅然(13971336696)
罗传健 (18907175537) 王 彬(13397121369)
高凌云 (13407160658)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http://www.pkcjjh.org
联系人:张鹃
电话:(027)87559631,18971062922;传真:(027)87559631
电邮:jzhang@mail.hust.edu.cn
华中科技大学 http://www.hust.edu.cn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http://eco.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