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12月12日下午2点,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报告厅隆重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培刚基金会副理事长徐长生教授介绍了来宾。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第三届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谭崇台教授、湖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立国、湖北省侨联主席谢余卡、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副部长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晨、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刘宏兰等众多嘉宾学者出席了颁奖典礼。
本次颁奖典礼由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湖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立国分别致开幕词,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宣读了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教授的贺信。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谭崇台致辞并宣布了获奖结果:哈佛大学经济系德怀特•帕金斯(Dwight H. Perkins)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实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教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军等4位学者荣获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张培刚教授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帕金斯教授、李实教授、卢锋教授、张军教授(通过视频)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随后举行了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获奖人主题演讲特别专场。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帕金斯教授首先作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还能持续多久的报告。他强调了全要素生产素TFP和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股动力,而技术创新是提高TFP的主要力量。帕金斯教授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还将保持十到十五年的高速发展,他建议从技术创新和扩大内需两方面着手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位获奖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教授作了题为“理解中国投资率-中国经济追赶阶段资本回报与合意投资”的报告。卢教授从国际化、中国自身历史变动和ICOR快速增长等三个角度分析了投资率是否过高。他指出,要素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低导致我国资本回报率较高,同时需求大也拉动了资本投资率。卢教授强调,由于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回报率存在差异,而且在充分考虑就业变动、税收、补贴等因素的影响之后,我国工业资本投资回报率较高,这表明我国投资率未达到过高状态。
第三位获奖者北京师范大学李实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经济转型中中国经济改革与收入分配”的报告。李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他指出,当前全国基尼系数在0.48~0.49之间,经验验证库茨涅兹倒U假说在我国不成立。他强调,城乡收入差距、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税收调节不力、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灰色收入等因素是造成我国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教授对与会学者、嘉宾、师生以及支持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基金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热烈喜庆气氛中拉上了帷幕。
(通讯员 承海燕 盛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