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深港通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11月中旬全市场技术系统即将部署就绪。随着沪港深三个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的正式建立,中国金融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共同市场”时代。
为了让大家更为清楚全面了解此次深港通的重要意义,10月23日下午,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特邀请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进行了第十九期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系列讲座,题为“互联互通推动‘共同市场’发展:从‘沪港通’到‘深港通’”。
此次讲座伊始,巴曙松就开宗明义提出,深港通全面开启,标志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正逐步迈向“共同市场”时代。他回顾了过去二十多年间两地金融互通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向听众们清晰展现了内地和香港金融由最初的内地企业融资导向到今天两地金融体系融通互促的发展轨迹。
巴曙松指出,正是由于存在两地金融融通的良好基础,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共同推动国民资产重新配置这一大背景之下,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很大潜力,香港的金融制度和机构正大有可为。总体来看,面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呈倒三角结构特征,需要以金融为抓手,从实体经济入手,利用良性健康的金融体系将过剩的金融和产业产能结合形成中国的价格基准,从而服务实体经济。
巴曙松介绍,香港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交易所产品丰富,支持多种交易策略,是全球最大的股权融资市场之一,行业分布较为集中。沪港通的互联互通机制开通已经证明了香港有竞争力的金融市场对上市公司战略意义深远。当前,再融资市场活跃,市场指数创历史新高,这是一种可喜的局面。但从沪股通及上海港股通的交易量所占整体交易量的比例,可看出沪港通明显还未达到改变当地主场交易习惯的规模。而深港通的启动,将会进一步加快香港金融体系对内地的良性推动效应。
巴曙松还向听众详细介绍了深港通的设计与运作机理。他指出,深港通则是沪港通的延伸,设计遵循相同的原则,符合资格的股票范畴扩展至深股,港股的合资格股票范畴同时扩大。而互联互通机制是一个封闭的双向资金流入流出机制,对资本开放可控可追溯,在资金有流出压力下仍能实现人民币全程回流。互联互通平台推动了共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在被问及共同市场是否可能带来对国内市场的风险加大时,巴曙松表示,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加大,最可怕的因素是金融的同质化。正是因为异质性和交易制度的不同,才能加大市场对冲,在应对市场波动方面,金融衍生品的多样化对金融市场进行平缓,复杂的金融产品使得金融策略被锁定的更加安全。在回答沪港通和深港通受到的各种制度安排限制,是否会使得它们随着外汇制度的改革被边缘化这一问题时,巴曙松认为,沪港通、深港通只是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众多渠道和平台中的一个,它们主要目的是针对非高风险投资者的多元投资需求,其用意在于用最小的制度成本来提供合法通畅有效的交易渠道,它们是市场配置优化的自然结果和有效市场的组成部分,所以,边缘化的观点显然没看到这一制度的重要性。
另外,对于如何看待注册制对A股的影响,巴曙松认为,注册制将决策权由监管者交给市场主体。它需要投资主体的定价能力、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等多方面条件的配合,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路径。目前的新三板,可以看成是注册制的预演,我们要从新三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成熟之后,再逐浙推广。
此次讲座由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主持,院内师生及校外专业人士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巴曙松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兼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他还是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风险管理部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巴曙松先后在不同类型的知名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务,曾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也曾多次以金融专家身份参与国家领导人召集的专家座谈会与决策讨论,是同时熟悉中国金融市场实际业务运作、金融政策制定以及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的金融学者。
他的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研究》、《巴塞尔III与金融监管大变革》、《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等。巴曙松还被评为“全球青年领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