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下午,金融市场发展前沿系列讲座(四十二期)在经济学院10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星界资本的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担任主讲嘉宾,他以“绿色母基金:做有担当的资本”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欧阳红兵主持此次讲座,金融学系高杨老师担任本场点评嘉宾。
ESG投资是西方投资者市场主流投资策略之一,但在国内的发展相对滞后且资产规模有限。随着我国监管机构的大力倡导,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持续引导以及PRI(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等国际机构持续宣传,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机构开始关注ESG投资。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ESG投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渗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机构及实业公司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更多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在未来践行ESG投资策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ESG化、可持续化、长期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此次讲座中,方远围绕ESG的概念、ESG视角下的母基金投资、星界资本的实践案例以及对绿色母基金的展望四个部分,结合他在股权投资领域进行的ESG实践经历,分享了他对这一领域的看法和理解。
讲座伊始,方远首先介绍了ESG的概念,并通过两个案例使ESG投资的概念具象化。ESG的内涵包括三个维度,即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方远指出,ESG在国内起步较晚,主要以公募基金投资实践为主,在私募行业并未被广泛认知。中国的ESG投资亟待推进,而在中国难以推动ESG投资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国内对ESG相关概念相对陌生,比如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等。方远认为责任投资是初心,ESG投资是流程,影响力投资是结果。他还提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对ESG的认知和发展上也有所不同。相较于国外,中国资本市场的ESG投资意识总体淡薄。在国际资本市场ESG投资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投资策略,投资环境已趋于成熟,ESG相关的第三方服务业态也较为完善。随后,方远分享了共享单车和瑞幸咖啡两个案例,他提到虽然共享单车关注并努力解决绿色出行的社会问题,瑞幸咖啡希望培养中国市场咖啡消费习惯,但二者在公司治理上都出现了偏差。
方远认为,结合ESG自身的特性和对投资的要求,母基金是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中有效推广并长期实践ESG的利器。其主要原因是母基金作为最好的长期投资资本之一,较为契合ESG理念的可持续性投资特点。具体来说,海外母基金的出资方多为公共养老基金、大学基金会等,国内母基金的出资方多为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这些投资机构汇集了社会和政府资产,偏好对公共社会、文化、自然环境有利的资产投资。其次,母基金投资期限较长,平均年限为10至12年,且资产流动性较差,所以母基金更注重投资的长远性和稳定性。再者,母基金具备多元化分散配置的特点,其抗经济周期性风险能力较强,且因其资产多为非上市公司股权,受公开市场证券价格波动的影响也较小,因此,母基金可以真正做到可持续性的投资。
回顾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历程,方远认为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投资传统行业头部企业,通过IPO快速退出。第二阶段为风险投资,获得移动互联网红利。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技术驱动下的创新机会不断涌现,资本聚焦于产业领域的成长期和并购机会。
随后,星界资本母基金投资分析师甘芊艺介绍了ESG具体实践操作。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及积累,星界资本自主开发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ESG量化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评价指标设计、关键指标矩阵构建、量化评估工具三个部分。对于母基金的ESG量化评估框架而言,不同于直接投资,母基金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基金,故母基金在构建ESG评估框架时,应考虑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业务流程特点。星界资本在设计评估框架时,除考虑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大常规要素外,对管理公司新增“机构总评”要素。“机构总评”分为“ESG认知、投资流程、投后管理、信息披露”四个细分项,确保ESG流程与制度的完善。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大常规要素,则分为“基金管理”、“投资组合”两个层面进行评估。“基金管理”从基金层面对投资策略、投资业绩、投资团队管理等事实进行评估。“投资组合”则从公司层面,用基金的历史投资进行验证。甘芊艺女士分享了源码资本和湖北小药药两家企业的ESG实践,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小药药企业在社会方面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社会责任担当。
展望绿色母基金的未来,方远认为绿色母基金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他还介绍了匹兹堡依靠多层次的专业资本助力,从没落的传统钢铁工业基地,转变为采用新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的现代城市的例子。他认为匹兹堡的复兴之路得益于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超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包括1943年的阿勒根尼社区发展联盟、1994年的复兴计划《协同工作、竞争全球》以及1997年的建设计划《匹兹堡市中心区规划》;二是综合全面的绿色城市升级,从环境、设施、产业方面全面升级,包括治理环境,严禁烟煤生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活动空间,推进高科技行业发展等;三是多层次的专业资本助力,包括卡耐基梅隆大学等30所大学的大学教育基金会、阿勒根尼发起的匹兹堡文化信托基金、Hillman等家族办公室和母基金。
最后,方远鼓励参与本次讲座的同学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融入未来职业生涯中,担负起社会责任。
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高杨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高杨老师对ESG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补充。他提到,ESG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金融市场,随后逐渐拓展到了实业公司,如今国家监管层对这种绿色金融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虽然目前学界对ESG投资是否可以切实提高投资者绩效仍有争议,但我们还是要在关注企业本身盈利能力的同时,注重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高杨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多思考ESG本土化后,对中国企业将有怎样的影响,其未来发展将会带来哪些变革。
在互动环节,方远从专业的视角详细认真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具体参见“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
问题一:请问方总,有些企业一开始关注ESG,但发展中逐渐产生偏差不再符合ESG,比如ofo和摩拜共享单车一开始在绿色出行、环保上符合ESG,但是在资本注入后的高速发展中产生偏差,大量单车报废和浪费反而对环境是不利的。那么企业如何保证最后能达到ESG的目标?
答:首先是看创始人的初心如何,但是在后来,如摩拜,经过多轮融资后真正的控盘人已经不再是创始人。如果创始人能够不稀释很多股权,在企业生存和责任投资之间找到平衡,那么才能够坚持企业的初心。
问题二:请问方总,您认为ESG三个指标中哪一项更重要?
答: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其侧重维度可能也不一样,这取决于企业所在的行业和领域,并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可能会关注不同的指标。比如一个环境环保相关的企业,它天然关注“E”的实践,但是对于“S”和“G”可能有所忽略,也许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公司治理就有一个高的要求。
问题三:公开的ESG指标是通过不同的评级机构评出的,指标不统一换算不方便,并且数据以年度为单位,对于学界进行实证研究数据不够,学术界并不认为ESG投资理念切实地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您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答:一级市场的数据本来就更少,我们现在很想建立一个一级市场的业绩的数据库,帮助我们关注这些基金。如果我们能把总基金从业人员开始进行ESG的规范,那么最终被投上市的企业也应该有ESG的规范,但是这需要一个留存、迭代和成长的过程。从长期来看,我相信ESG做得好,公司才能做得更强,这一块不管是对于学术界还是实操派而言,都值得继续探究。
问题四:请问如何确保被投资公司会贯彻ESG的策略,而非欺骗投资人?
答:ESG的执行不是决定投资的必要条件,并不会由于公司目前不做ESG就不投,但如果他对ESG非常抗拒我们就会反复考虑该不该投资。其次,ESG只有公司创始人可以从上而下去推动,专员并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会结合线下和基金创始人的访谈,以及每季度投后管理的分析来进行判断。
问题五:方总您好,请问您对现在中小GP融资难,而对于头部GP超供的情况怎么看?以及未来在私募股权行业会不会出现强烈的马太效应?
答:马太效应其实已经出现了。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或者说股权投资市场,它的结构分层可能还不是特别地明显,刚从混沌到现在开始能够区分头部机构、非头部机构和根本很难参与到未来的竞争当中的机构。但我们可以发现股权投资行业的机构很难一夜之间被淘汰,它不像私募证券基金,如果业绩不好,没有申购或大家赎回就结束了。股权投资基金周期较长,一投就是6-10年,所以它会在市场上存续很长时间。第二,越来越多的机构会发现要转型是特别难的,GP如果只是顺着大的浪潮或者大的风口转型,就不会获得积累,我们发现能够在目前市场头部投资机构,都积累了很长的时间和过程。所以越是中小的机构越要想好自己的垂直赛道是什么特点,思考怎样确保所投资的公司未来有大的基金可以去,这给中小基金留下来很大的空间,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在美国的股权市场中,各个资产类别都特别的丰满,每一个机构它就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做到最好。所以我想中国也会慢慢往这个方向发展,看到很多的医疗基金、消费专项基金、科技方面基金都是在往专项上走,所以我觉得巨头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投资方向,以及在自身专长的领域中没有积累。
金融市场发展前沿系列讲座是由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湖北省银行业协会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工商学院联合组织的一项大型学术公益活动,邀请国内外一流的金融理论研究和实务专才,讲授和介绍国内外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最新趋势、热点领域和重大理论前沿发展,进一步加深社会对金融领域前沿发展的了解和对现代金融运行机制和规律的认识。
方远,星界资本的创始管理合伙人。曾任欧洲最大的家族主权基金LGT资本中国区总裁12年,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共投资近15亿美元。在2007年初加入LGT之前,曾就职于法国AXA Private Equity的新加坡分公司,专注亚洲的基金投资和直接投资业务。方远先生拥有2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担任过20只基金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国保监会及大型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专家委员会成员,在责任投资和ESG方面有十余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