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发展经济学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会... > 2006年... > 正文
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颁奖典礼纪要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9-01-18
 
时间:2006423日上午9001015
地点:一号楼学术报告厅
会议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教授
 
一、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教授介绍嘉宾
在颁奖典礼即将开始之前,先介绍一下今天参加典礼的各位来宾、领导。
首先是三位获奖者:西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何炼成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林毅夫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研究会副会长史晋川教授。
参加典礼的校领导是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友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培刚教授。来宾有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谭崇台教授及夫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老院长、华中科大经济学院首任院长、现顾问夏振坤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研究员陈文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邹东涛教授。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燕生校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小洪校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巴曙松校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李佐军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必亮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忠民教授。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研究所所长茶洪旺教授。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向松祚校友。北大星光集团总裁、星光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屏校友。中央办公厅陈鹏博士。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保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马颖教授。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博士唐良智校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吴遇先生。
参加今天颁奖典礼的新闻界的朋友有: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电视台的各位记者,还有我们经济学院的师生以及校内外其他单位的同仁、同学。请允许我代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对各位来宾、领导、老师和同学光临今天的颁奖典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我们的典礼和论坛得到了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我们经济学院高级人才培训与发展中心的赞助,对此表示感谢。
“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首先,请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友梅教授致词。
尊敬的张培刚教授、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学者、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发展经济学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这是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校学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仅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和行政对发展经济学论坛的成功主办,对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奖的评审和颁奖典礼的顺利进行,对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奖的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向与会专家学者在会议期间所贡献的各种思想,论坛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感谢!
60年前,张培刚教授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哈佛大学最佳论文奖即大卫·威尔士奖金,这部著作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张培刚教授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骄傲。6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主张,这种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观点,正是张培刚教授《农业与工业化》这部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而他能在60年前就提出这样的观点,更显示出张培刚教授思想的前瞻性。今天看来,张培刚教授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和新发展经济学思想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对发展中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党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重要的战略任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如何将张老和其他经济学者的思想与中国农业向工业化进程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广大的经济学工作者肩上负有历史的责任。也恰逢盛世,在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工业化进程这样一个大的试验场中,各位专家学者将大有作为。因此,今天我们举办发展经济学论坛,开展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相信,这次论坛的举行,这届奖项的颁发,必将促进我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祝发展经济学论坛取得丰硕成果,祝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取得更高的学术地位,祝发展经济学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发挥更显著的作用,祝张老和各位专家学者身体健康,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三、基金会秘书长宋德勇教授介绍基金会及评审情况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基金会的情况及这次“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情况:
基金会基本情况
基金会的成立与变更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于1992年立,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登记注册,为基金会法人,基金会现有资金人民150万元。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湖北省民政厅,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基金会的宗旨
教授是我国具有国影响的老一著名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就在美国哈佛大学用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化》,奠定了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理,被国上誉经济学的始人之一”。2080年代,面西方经济学陷入困境、而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并展起来的状,他全面提出了立新经济学的思想, 1992年主撰了《新经济学》,把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段。
立“刚发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旨在推我国对发经济学的研究和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度,不断探索与研究我国和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现化和代化的理
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1.展有关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课题研究
2.举办经济学有的学
3.在全国范内表彰和励在经济相关领域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
4.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范围内秀博士、硕士文;
5.经济学方面的秀著作的出版;
6.其他有助于促进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活动;
7.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相关活动。
基金会组织机构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理事会成员23名,名誉理事长是张培刚教授,理事长(法人代表)是谭慧研究员。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成员共23人,主要由社会知名学者特别是发展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
基金会奖项
  “张培刚经济学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的规定
根据刚发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宗旨,为鼓励研究生勤奋治学、敢于创新,刚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励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有理突破或有较大新的秀博士和硕士文。
本奖参评对象暂限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通过答辩的博士硕士论文。本奖每评选一次,每次3-5项。优秀博士奖每金人民币3000元,优秀硕士奖每金人民币1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2005年7月,基金会组织了首届“张培刚经济学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的评审,有11篇获奖论文(其中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5篇)获奖。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根据刚发经济学研究会的宗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此奖面向全国,参评论限于经济学相关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3-5项。 优秀著作奖每金人民币10000元, 优秀奖每金人民币5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本次奖项的评审情况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根据刚发经济学研究会的宗旨,为我国对发经济学的研究和播,促进中国经济理论创新,而的。此奖面向全国,参评论限于经济学相关文和选题须立足学科前沿,具有重要的理现实;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有独到解,理论上有较大突破;能反映发展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填补发经济论的研究空白,在本学科于国内先水平,或接近乃至达到国水平。
本次为首届评奖,参加本次评审著是自1998年1月1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前正式出版的著或表的文(有特殊理内涵的作品,可不受时间限制)。
基金会于2005年5月先后在《经济研究》《经济学消息报》刊登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及评审公告,并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网站上发布消息。此后陆续收到40多篇著作和论文申报参加评审,有许多知名学者、青年才俊参评,对这些支持基金会工作、热心参评的学者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奖项由刚发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学组织评审。一方面,学术委员会对申报参评的著作和论文进行了评审,另一方面通过学术委员提名推荐,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三篇获奖著作,论文奖本次暂缺。
在评审过程中,各位学术委员包括北京的专家和校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花费了大量精力,在此我代表基金会对他们表示感谢!
本次评审为首届评审,评审中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评审过程我们将不断改进、规范化,使得“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的社会影响能够不断扩大,为我国对发经济学的研究和播,促进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做出贡献。
四、谭崇台教授宣布获奖名单及著作简介
冯书记、各位专家教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我得到这个光荣,就代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宣读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审结果。
经过本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何炼成、林毅夫、史晋川三位教授的著作获得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作品如下:
何炼成教授的《中国发展经济学》,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致力于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林毅夫教授的《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改革问题,提出了一套逻辑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出颇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