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缅怀张... > 追忆先生 > 正文
谭慧:缅怀一匹劳累的老牛——在纪念张培刚先生逝世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11-24

 

 

今年是辛丑牛年,张先生属相牛,他说:“我就是一匹劳累的老牛”。牛,是人类忠实而勤劳的朋友,毕生都在付出,一生辛劳,它们值得我们人类尊敬。在辛丑春节感言中,习近平提出:“……展望未来,特别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纪念这匹劳累老牛逝世十周年。

国际学术界都谈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张先生撰写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一本传世而仍具现实意义的著作。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立时,美国又再版了张先生的这本英文博士论文。之后获诺奖的库兹涅茨、刘易斯、科斯等所著的论点,都在张先生的这本论文之后,可以说他的这本著作是有前瞻性的,正如他的学生董辅礽说:“张先生不管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他40年代发布的《农业与工业化》博士论文,引起国际学术界的轰动,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先生书中提出的核心问题的论点,比60年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刘易斯至少先行了十多年。其立论的精辟与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是深深根植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土壤里,经过长期考察、探索,并广泛汲取西方经济理论的精华而成为一家之说,这是值得我们后辈永远学习和汲取的。”

张先生提到《农业与工业化》博士论文时说:读书使我获得知识,了解世界,但如果没有我青少年时期的亲身感受,没有我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六年的实地考察,特别是如果没有一颗始终炽热的爱国之心,我是写不出这篇博士论文的。

1948年,张先生出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当他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他决心以知识报国为己任,婉谢布莱克、厄谢尔导师两次来信,邀请他回母校哈佛大学执教。可以说,他放弃了个人名利双收,荣华富贵,在学术上可获更高荣誉的机遇的大好锦绣前程。以赤子之心、家国情怀、毅然第二次归国,满腔热情投入祖国的建设中。但在非理性时代,却整整蹉跎了三十年的盛年。国家改革开放后,先生已过六十甲子、快进入古稀之年,他仍无怨无悔,重返学术界,以老牛奋蹄的精神,不辞劳苦,勤奋奉献夕阳余晖。

先生总说:“他一生只写了一本《农业与工业化》和一篇‘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如此而已。“他把希望寄托于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后来者,在夜空中闪烁亮光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