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是中国经济学界的骄儆。有了他,在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中有了中国人的名字;中国经济学界可以自豪地说,发展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家参加创建的一门新科学。张培刚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列为《哈佛经济丛书》于1949年出版后,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张培刚放下研究近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老虽然耆耆老矣,但是壮心不已,重新开始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张老对学术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后辈学人的楷模。80年代后期,张老提出"发展经济学向何处去",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倡议后,亲率一批年轻学者,经过几年努力,主编了36万字的《新发展经济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开拓性的理论著作,笔者学习后受益匪浅,现在不揣冒昧,谈一点体会。
《新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构成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自成一家之说。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无论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是闭关自守的,实际上文化方面的闭关自守比经济方面还严重。中国经济学界对国际上发展经济学的兴衰了解不多。其实,早在70年代,人们对早期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政策主张已表现出相当的不满,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甚至有人还作出了发展经济学已经"衰落"、"走下坡路"。即将"死亡"的悲观论断。而我们在70年代末80年代还认真地学习和介绍发展经济学,出版了一些著作。这些著作相当多数只是介绍诠释发展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和各种流派,当然,这在开放之初是必要的,然而这个阶段不能太长。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经验溶进发展经济学,可是从体系上看似乎都没有成功。《新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就象发展经济学花园中万花凋谢的时候开出了一支鲜艳的花朵那样引人注意。
一、把发展中大国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研究范围所下的定义多种多样,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第三世界国家;(2)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3)落后国家或后进国家;(4)不发达国家;(5)欠发达国家;(6)发展中国家;(7)穷国;(8)低收入国家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确定为世界上大多数贫穷落后的国家,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却存在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没有包括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新发展经济学》写道:
"既然作为‘发展经济学’,却又不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纳入其研究范围,这在学科建设上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人口数量还是国土面积上,都在整个发展中世界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它们在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可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深刻的裨益,反之,它们也可以而且应该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中受到启发。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把包括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真正有利于人类社会摆脱贫困和苦难。对于发展经济学来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克服原先视野狭窄的局限,从而摆脱其理论贫乏的困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经济学。"(《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以下只注页码。)
关于发展中大国,《新发展经济学》有明确的规定。"发展中大国"是一个既包含自然地理特征,又包含社会经济特征的综合性概念。具体地讲,是人口相当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大都有限)、历史悠久(但近现代发展却很慢)、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关于人口众多这个特征,例举了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七国,关于幅员辽阔这个特征,例举中国、印度、巴西三国。关于国土面积广阔这个特征,例举中国、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关于尻史悠久这个特征,例举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几个国家。关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这个特征,例举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第38~42页)。这里的大国定义与钱纳里的定义是不同的,钱纳里的定义只有人口一个指标,张培刚有五个指标;钱纳里的大国是固定的的,人口 2600万以上都是大国,而张培刚的大国则是不固定的。我认为,张培刚例举的大国的经济确实是需要研究的,应该纳入发展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二、明确提出农业国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新发展经济学》第四章明确提出:"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全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章试图说明,工业化应该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这是经济发展理论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书理论分析的一条主线。"(第50页)工业化理论已经成为全书的主线,第一篇是总论,第二篇为工业化前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第三篇为工业化与现代经济的兴起,第四篇为现代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五篇为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转换,第六篇为工业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七篇为工业化的国际条件,第八篇为工业化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第九篇为工业化过程的调节机制。这就是说,全书紧紧抓住工业化理论这条主线。把工业化当成发展的主题是有理论根据的。钱钠里说过,"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汤姆肯普的结论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正在对工业化这一形成现代世界所必经的过程进行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工业化是能使世界上一些贫穷落后的地区转变成为先进国家的主要手段,也是走向‘增长’与‘发展’的关键。"从当代世界实践来看,所谓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战后迅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而落后国家则是没有开始工业化,或者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国家。所以,落后国家摆脱落后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工业化问题。张培刚的工业化含义比流行的要宽一些。他把工业化表述为 "国民经济中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第101页)工业化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首要的和本质的特征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即机械化过程。第二,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包括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第三、工业化必须首先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工业化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的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然后表现为由此引起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最终必然会导致并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上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它将会导致整个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第102、103页)从这样的工业化概念上,把发展的中心规定为工业化是能够成立的,如果把工业化象有些学者所规定的单纯为制造业的发展,那当然是会有些问题的。
三、更新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新发展经济》研究方法的独特之处主要有二:一是拓宽了研究领域,把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引进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二是摆脱了单从经济角度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而是从多层次、全方位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这是因为"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对外关系问题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如果不对此作一番冷静思考,不理出一个头绪或思路来的话,那么所谓的综合性考察或多学科研究就可能始终是一句空话,发展经济学也就难以以此为突破口,找到解脱困境的出路。"最后得出两点意见,"一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应该分层次地逐渐进行,探根溯源;二是在进行每一层面的分析时,都应该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上着重考察发展中国家独有的经济特征及其经济运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符合发展中国家特殊国情的经济发展之路。"(第31、32页)《新发展经济学》就是这样做的。《新发展经济学》研究了传统农业技术问题与工业化的技术问题。第十四章题为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变革,在总结了各国的技术与工业化的关系问题时写了一段话:"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丰富资源及要素的开发和利用,而且替代和节约了稀缺资源和要素,缓和并克服了经济发展的瓶颈,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改造了传统产业,创造了新型产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的经济落后几乎有一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教育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没有很好地利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第176、177页)这是十分准确的。
《新发展经济学》研究了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关系,写道:"体现于理性、科学思维、个性解放、社会与经济流动性、劳动纪律,以及为国家的物质利益与文化价值观作贡献等方面的现代化思想与准则",在今天的发达国家,早在产业革命以前,通过政权力量有效地推行已经解决了,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除少数受教育的精英而外,对大多数人民来说都是陌生的。"(第93页)东方大国的传统文化是经济发展后面最深层的心理状态、哲学观点的价值取向。由于对东方文化评价标准不一,近年有关的讨论争论甚多。备民族的文化都有它的优点和弱点,不能一概否定和一概肯定,但是,都要发扬自身优点,关于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并且具坚韧适应力,才能不断自新和重建已的文化,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四、为大国经济发展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大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新发展经济学》研究大国经济发展时涉及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区域差别和外向型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新发展经济学》研究区域差别时,首先讨论了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科学地分析了地理决定论和地理虚无主义,提出了正确的看法。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地理因素对于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和更加特殊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沿海她区最有可能通过集聚效应而得到加速发展,通过扩散效应而不规则地向内地拓展。于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地域化,不仅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同时并存,而且呈现出一国范围内多层次梯度差异与各区域内部不平衡发展形式相互交织的复杂形态。"(第284页)认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只要在不破坏社会安定和国家基本政治均衡的前提下,应获取和保持一国经济有效的高增长率,国家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和相对优势。关于外向型经济,《新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大国一般不应片面强调和全面推行外向型经济战略,而宜采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总体发展战略。这就是说,这类国家拥有十分庞大的国内市场,其经济发展应主要立足于国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搞出口导向的总体战略。但同时应当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来鼓励和扶植出口企业的发展,并在一切有条件的区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即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从而积极地稳步地增加本国经济的外向型成分。与此同时,保持区域间的适当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第327、328页)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东部沿海省份与中西部地区不可能实行同样的外向型经济战略。但是,这个正确的观点还没引起充分注意。比如,不仅沿海地区,而且内地都搞开发区,形成了开发区热。显然,有些地区的领导人不了解搞外向型经济是受条件制约的,不具备条件的地方硬要搞外向型经济,肯定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从理论上看,发展经济学中不!爹人,比如钱纳里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新发展经济学》的又一个优点和特点是资料丰富,文献功夫扎实。
做好文献工作是治学之道。搞一个课题研究,如不搞文献工作,就不可能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往往搞已经解决了的老课题,重复劳动,而重复劳动无论做多少都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经济学进步不快,与研究工作不花力量做文献工作不能说没有关系。《经济研究》编辑部看到了这个问题,提倡作者做文献工作,这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可惜应者了了。当然,一个客观原因是现在不少单位资料残缺不全,无法做文献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仅管这样仍无法否认做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新发展经济学》带了一个好头。书末列了一个参考书目,用5号宋体字排了l6页,而且相当多数资料是外文资料。由于这样扎实的文献工作,《新发展经济学》不少章节在阐述理论问题时旁征博引,论证充分,说理透彻。
当然,《新发展经济学》也有某些不够成熟的地方。有些地方由于引证资料的丰富,可能冲淡了作者的论证和说理。由于是集体作品,尽管主编作了极大的努力,仍然能看得出一些章节的体例和风格不够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