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于2013年11月22日-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上图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周云波。(图片来源:新浪财经梁斌摄)
新浪财经讯 “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于2013年11月22日-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上图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周云波。
以下为演讲实录:
周云波:我讲的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纪念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张培刚先生等专家智慧的结晶,发展经济学已有70年代的历史,凝聚了像张培刚先生这样几代发展经济学教授的结晶。发展经济学主题非常丰富,其中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早在上世纪40年代,张培刚先生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工业化定义,主张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了奠定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的重要文件,同时也确认了张培刚先生作为发展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国际学术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在思想解放的前提下,以张培刚先生等教授为领军的一批学者,全面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引入中国,这对发展经济学在中国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使得国内学者知道经济学一个分支叫发展经济学,并与中国现实如此贴近,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只有发展经济学才谈的是中国问题。
第二,中国当代发展实践离不开发展经济学的指导。作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实践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自然也不例外,中国具有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一些特征,面临着发展中国家要共同应对的问题,比如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经济学更是在总结这些问题经验教训和研究其内在规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使得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政策建议能够用于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不少贴近国情的政策,更是在发展经济学的指导下产生。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发展经济学许多理论和政策建议,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果说明离不开发展经济学的指导。而且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发展经济学必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拥有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在借鉴和运用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时要立足于自己国情,不能照单全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三,未来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中国发展经济的丰富实践。未来发展经济学还需要大发展,而且一定会有大发展,如果说中国经济学界可能对世界经济学界有所贡献一定是在发展经济学,这是因为中国在摆脱贫困,在这种巨大转变中,各种经济变量都会发生变化,内在矛盾和变量中相互关系,必将展现和暴露,这恰为发展经济学的丰富理论提供了支持。经济学家可能对中国发展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充实到现有现有理论中,所以身处巨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经济学家有可能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做出重要贡献,有可能造就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
最后以张培刚先生为首的老一辈经济学家致敬,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