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讲座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系列讲座 > 各期讲座详情 > 正文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系列讲座(三十三):发展经济学的创新:绿色发展经济学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11-06

        11月5日下午,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系列讲座(三十三)在经济学院103教室顺利举行,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的薛进军教授与经济学院师生分享了题为《发展经济学的创新:绿色发展经济学》的报告,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参与人员包括经济学院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等。

        在讲座伊始,举行了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受聘仪式。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江洪洋代表学院向薛进军教授颁发了聘书。

薛进军教授以纪念,缅怀发展经济学的先驱者与奠基人张培刚教授为开端,分享了对其经典之作《农业与工业化》及其创新之作《新发展经济学》的感悟。并总结提出研究中国经济需接地气,需以中国实际、中国规划、中国环境为基点。而当下对张培刚教授研究的推进可涉及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工业化以后的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收入不平等等方面。整场报告从五个方面展开: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启示、“绿色”的基本概念与理念、绿色低碳经济理论模型、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元素、时代催生新发展经济学。

AF93E

 

        薛进军教授首先介绍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诺德豪斯与保罗-罗默,并指出他们两位分别因“将气候变化同长期宏观经济学分析结合起来”以及“将技术创新整合进长期宏观经济学分析”而获奖,他们的发现通过构建解释市场经济如何同自然和知识相互作用的模型,显著拓宽了经济学分析的范围。诺德豪斯通过幸福公式提出三个扩大幸福的方法:增大经济馅饼、减少欲望、平等地分配收入和财富,且对《斯特恩报告》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斯特恩选择了明显过低的社会贴现率水平,因此大大高估了气候变化的可能威胁。罗默展示了知识如何作为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而发挥作用。此前的宏观经济学研究强调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但并未建立经济决策和市场条件如何决定新技术创建的模型。罗默通过展示经济力量如何支配企业产生新想法和创新的意愿,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

        接下来,薛进军教授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比从六个方面分享他对“绿色”与“发展”的启示:(1)增长与发展概念的区别与趋同;(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需要进行融合,从而促进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学科的交叉;(3)创意和思路的重要性;(4)技术进步的作用和途径;(5)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和趋势;(6)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融合。并提出“绿色”的概念已开始进行演变,从增长优先到发展兼顾再到环境优先。而绿色发展指标与国名经济核算则包含六个方面: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环境与生态成本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消费与碳足迹、绿色绩效评估指标。

        最后,薛进军教授分别介绍其在索罗模型基础之上进行拓展的绿色低碳增长模型、低碳经济赶超理论、新的低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绿色低碳雁型模式。并以修昔底德陷阱为例,提出时代是催生新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现正以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布局,以6:5:3:3效应和5小时里程为特征,展现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元素。

        薛进军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反响。有在场同学提出低碳研究的数据选择及模型量化、碳市场的规模与作用、绿色金融债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薛进军教授以电厂、煤矿为例,介绍数据与量化的可行性。并建议以碳市场的推算方式探讨规模与作用,且认为碳融资、碳金融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与之相关的很多问题将逐步推进。而关于绿色技术增长(如减排措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提出咨询,薛进军教授以日本为例,介绍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可将环境成本加入GDP核算之中的建议。经济学院徐长生教授针对绿色低碳模型中的要素弹性、绿色技术进步变量的具体内涵提出建议。薛进军教授认为该建议切中要害,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日后将进一步开展学习,进一步考量计算问题。经济学院王班班老师针对绿色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与外部性、如何通过政策促进环境保护进行深入探讨。薛进军教授表示可以将索罗的递增效应引入长期问题的分析之中,而政策因素当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且其可在回归模型中有所体现。

        薛进军,发展经济学博士,现任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兼任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家级智库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