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培刚基金会三十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网页 > 我和张培刚基金会三十年 > 正文
沈坤荣:传承先生精神 照亮学术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12


传承先生精神 照亮学术之路

沈坤荣
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


      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基金会发起“我与张培刚基金会三十年”主题的约稿活动。收到基金会发来的约稿函,我不禁思绪万千!从初识张培刚先生的著作,到参加基金会组织的论坛,到自己获得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再到参加基金会组织的评审和论坛,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就像在眼前一样。

  • 一、初识


       与张培刚先生的“相遇”始于自己求学时期拜读过先生的著作。至今依然记得,自己在撰写博士论文阶段查阅中国相关发展经济学文献时,读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先生的论文和著作。早在1945年先生就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写道:“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做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就必须全面(包括城市和农村)实现‘工业化’”。当时,作为一名在改革开放初期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起飞”,而先生的观点让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自己找到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需要的“钥匙”。不仅如此,那时我自己的家乡苏州正在通过“苏南模式”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乡镇经济。我也因为先生的观点,对自己家乡的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后来,在一遍又一遍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步领悟到了先生的学术思想。

   多年后,在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时,在与很多老一辈的经济学家如谭崇台先生以及新一代经济学者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徐长生教授、张建华教授、宋德勇教授等交流时,也获知了许多张培刚先生学成归国、教书育人的成果以及与学生相处中的逸闻轶事,对先生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全身心投入人才培养的事迹由衷敬佩。

二、亲历

      2010年12月11-12日,我有幸受邀参加了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97岁高龄的张培刚先生亲临会场并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虽然当时没有深入交流,但感受到坐在轮椅里先生那坚毅的目光与亲切的微笑,让我感受到那一代学者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发展进程中虽历经磨难,却仍不忘初心,教书育人、服务国家的精神。

      非常荣幸的是,2012年12月1日,我获得了第四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我的获奖作品是2009年与我指导的学生李剑博士合作在《经济研究》发表的论文《企业间技术外溢测度》。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物质资本和研发资本的外部性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技术外溢对私人收益率和社会计划者收益率之间差异的影响,在构建技术外溢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测度指标,并运用中国数据估算了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外溢对研发收益率的影响。论文从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差异度量角度研究企业间技术外溢问题,这个度量方法为全面评价FDI的贡献提供了可能。同期获奖的有厉以宁、万广华、徐滇庆、张曙光、白重恩等经济学者。当年,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基金会也举办了“转型与创新:求索中国特色发展之路”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张培刚夫人谭慧女士在会上的讲话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张培刚先生的了解。先生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斯人已逝,但他的学术思想光芒永存!



       近年来,巴曙松理事长邀请我担任基金会有关奖项的评审工作,我既感到非常荣幸,更感到责任重大。我深深地明白,把评审工作做好、把优秀的作品选出来就是传承张培刚先生学术精神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三、传承

      2018年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又设立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鼓励青年经济学家成长,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如今,已经有90后的优秀青年学者获奖,真是可喜可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是张培刚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心没有变。一代又一代学者,在先生学术光芒的照耀下不断探索,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涌现出的新问题,拓展发展经济学的学术视野,展现出持续的生命力。

   在张培刚先生撰写《农业与工业化》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大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农业国如何向工业化转变。张培刚先生以此为核心话题展开研究,体现了他对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已有新的变化,例如,工业化中后期面临的环境问题加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是张培刚先生在晚年倡导的新型发展经济学应该涉及的领域。

   每次参加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组织的评审和论坛,都能够深深感受到学术传承的力量,感受到基金会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奖成果的选题范围越来越宽泛,从农村工业化到金融创新、再到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等。

   我特别怀念张培刚先生,他的音容笑貌、举止风度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也特别期待先生的学术初心持续成为中国发展的思想引领,特别期待更多的年青学人在先生等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思想照耀下,立足中国大地,拓展学术视野,引领发展未来。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崛起,为构建中国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指出,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张培刚先生就是我们经济学界老一辈留学归国人员的杰出代表,是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的楷模。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学界的前辈们披荆斩棘,他们的学术思想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光芒永存!衷心祝愿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越办越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也将在张培刚先生精神的激励下,学术道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