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缅怀张... > 追忆先生 > 正文
唐良智:学术永存 精神永生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11-25

上个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由于时代的感召和对先生学术风范的敬仰,投入到先生的门下,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先生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以博大的济世情怀引导莘莘学子不断深入探索新领域,拓展新境界。还记得第一次拜访先生,我从他手中接过《农业与工业化》的中文版时,他那深邃的目光和殷切的希望,20年过去了,依然宛如昨天,历历在目。

追求真理 报效祖国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先生远赴海外,潜心探索,在哈佛大学完成了不朽著作《农业与工业化》,为发展经济学理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也为灾难深重的祖国描绘了一副走向工业化,走向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

先生回国后,继续致力于农业和工业化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在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新发展经济学》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编撰出版,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情系家乡 奉献桑梓

先生热爱武汉——这块他长期生活,工作的热土,并时刻关注着它的建设与发展。上个世纪50年代,他曾经担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随后投身于国家在汉重大项目的筹备和建设,为湖北,武汉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改革开放以后,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先生提出了“牛肚子”理论,特别强调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武汉,在我国地区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先生多次讲,没有湖北,武汉的崛起,没有长江经济带的腾飞,就没有长江巨龙的腾飞。这一主张也成为中部崛起战略理论的重要支撑之一。

传承学术 教书育人

先生先后任教武汉大学经济系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一直倡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核,以促进民族经济学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先生相继出版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等著作,为繁荣经济学理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先生从教60余载,桃李满天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从容淡定的大师风范永存于我们心中。

先生虽生于忧患,历尽坎坷,但功德圆满,走得安详。他淡泊名利,豁达拙朴的品德,立论高远,经世致用的学术,在这个悲痛的时刻,定格为我们永恒的记忆。我作为学生,为传承先生的学术,实践先生的理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探索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学先生的高尚品德,履行先生的为人之道,要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奉献社会,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安息吧,敬爱的老师,您的学术永存,您的精神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