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在学术创作的行程苦心钻研。据黄芳泉教授会议,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在编著《政治经济学辞典》时,许涤薪先生把张老接到北京专门进行中册外国经济思想史的编撰。负责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材料,进行系统化的审稿定稿,并且编写了具体的条目。在工作中,张老总是全身心投入,即使是在深夜,他仍冥思苦想,并认真画出道道求实的弧线。正因为有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张老创立了系统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为发展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想,为发展经济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率先倡导并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和普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张老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倾注了毕生精力。在张老的创立之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成立,张老任会长,黄芳泉教授担任秘书。为了把分会建设得更好,张老经常奔波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众多高校,与多位老教授交流探讨,寻求最适合分会发展的方向。为了推动外国经济学的研究在湖北省的发展,张老安排了众多讲座,并亲自担任主讲。
不仅如此,张老对学界的下一辈关怀备至,这一点给曾和他共事过的黄芳泉教授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1983年,黄教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简明货币银行学》。当他在创作这本书时曾去请教过张老,张老非常关心,反复思忖后在体系结构和内容方面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当书出版后,张老仔细阅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应该在书中附上中外学术名词对照表。1990年,黄教授在写《现代中央银行导论》时就是按照张老的指示在书中添加了中外学术名词对照,从而使著作更加完善齐全。正是这种关心下一辈学术发展的精神,才使得张老桃李满天下,教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人才。
张老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一生勤俭,淡泊名利,还经常教导下一辈不要有特殊的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遇见多少风风雨雨,张老总是乐观旷达,把笑容定格成最真诚的信条。黄教授曾在参加全国性会议时,听到一些老教授评价张老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一位慈祥的长者”。
孙鸿敞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