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公告 更多
赞助单位 更多
他人眼中的张培刚
当前位置: 首页 > 缅怀张培刚先生 > 他人眼中的张培刚 > 正文
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体系——晨漠 长生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0-05-26
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张培刚任主编、研究员杨建文任副主编、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研究室全体同志参加编写的《新发展经济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重点资助项目),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后.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纷纷发表谈话,高度评价这部理论专著。
胡代光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总干事、博士生导师)认为:《新发展经济学》这本书很有份量,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我们经济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有用东西,并且结合我们的国情予以发展,从而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学科体系。《新发展经济学》在这一方面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一个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典范。
谭崇台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认为:首先,《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个创新,充分体现出了一个"新"字。具体表现为:第一,全书理论分析出发点选得很好,破题很有新意。一开始就抓住了这门学科的兴衰存亡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发展经济学已处于衰亡阶段,那就没有什么研究必要了。但事实上发展经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在所谓的"衰亡",一是反映出以往的理论碰壁了,另一是因为发展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不能得到满足。这正说明了发展理论需要研究。第二,这本书的体系很新,从头到尾有一条红线,即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从前工业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开始,然后转入工业化的起动和约束因素,接着讨论影响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后是论证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结构和地区发展问题,接着再分析工业化的外部国际条件,最后提出了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 调节的方法。
此外,谭崇台教授还指出:发展经济学之所以在国内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是因为这些理论与我们中国的实际比较相符合,但又不尽符合。《新发展经济学》把发展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联系了起来,这是个很重要的贡献。
杨德明研究员(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指出: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体系比较完整,理论有所突破。首先是在方法论上有两个重大革新,其一是开创性地把发展中大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西方发展经济学着重剖析小国,没有什么普遍意义;其二是不仅从经济方面,而且从政治、文化方面来研究经济发展问题,这是一个突破。其次,这本书抓住了发展中国家的核心问题——工业化问题。而工业化的重点又在农村,这是富有远见的。再次,这本《新发展经济学》的内容安排也很有见地。概括起来,一是战略问题,一是体制问题。战略问题包括农村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抓住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四大重点,我们国家前几年搞改革,重点放在体制上,发展战略研究相对薄弱。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根据发展的需要来设计体制改革,还是倒过来,先研究体制然后要求发展战略去适应体制?后者是本末倒置。所以《新发展经济学》把重点放在发展战略上,而后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安排体制,这种分析思路和体系安排是极有见地的。
此外,书中许多很重要的论述也都讲得非常好。在西方学术界对发展经济学持悲观看法的时候,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指导的时候,这本书的出版确实是件值得庆贺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