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公告 更多
赞助单位 更多
媒体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缅怀张培刚先生 > 媒体介绍 > 正文
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
来源:连载于香港《大公报》1989年7月23日、24日、25日      发布时间:2010-05-19

一代宗师

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现任华中工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此外,他还担任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理事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务。

提起张培刚这个名字,在国内知道的人较少,其成名之作《农业与工业化》更是鲜为人知。可是在西方就大不一样,许多经济学界人士都推崇他,尊他为经济学的一代宗师。

1956年,当智利大学两位教授访问中国,一到北京就说要找Pei-Kang Chan9,外事人员听成"背钢枪",弄得莫耳目其妙。后来经北京大学严仁赓教授提示,才知道他们要找的就是张培刚。1982年,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钱纳里来华讲学,几次提到张培刚.他说:"拉丁美洲著名发展经济学家RPrebisch提出的‘中心与外围’之说是张培刚理论的引申"。他还强调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的骄傲。"这位国际银行专家还多次引用张培刚的观点。

鄂红安人

张培刚40年代以优秀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1949年初,张培刚辞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和研究员公职,回到祖国迎接解放。

张培刚1913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农村,自幼勤奋好学,读书之余,深感农民生活之困苦,劳动操作之艰辛。从小就在他心中萌发着改善农民生活,改进耕作技术,促使农业进步的志愿。

1925年春,张培刚只身离开家乡到武汉.考入私立武汉中学。由于他年纪幼小,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受到师辈和同学们的喜爱。1927年春转学到湖北省第一中学。1929年春插班考取了武汉大学文科预科一年级下学期。1930年秋,他进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大学期间,他刻苦钻研经济理论,同时也非常注意调查国内的现实经济状况。

抗战时期

19346月,张培刚在武大经济系毕业,以最优成绩被选送到北平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经济的研究工作。

一年后研究所迁到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又迁至广西阳朔,桂林局势吃紧。不得不迁至昆明。

当时,社会科学研究所由陶孟和主持。陶孟和一贯治学严谨踏实,注重调查研究,这对当时只有20岁出头的张培刚影响深远。1934年至1940年春,张培刚除担任社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外,还兼任广西大学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系讲师。在此六年中,他相继到过河北、浙江和广西等省,长期深入农村和乡镇进行实地调查,对农业经济问题和粮食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先后写成《清苑的农家经济》(1936)、《广西粮食问题》(1938)、《浙江省食粮之运销》(1940年,与张之毅合写)三本著作,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些著作,对了解当时中国农村经济和粮食供销情况很有价值,曾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引用。而这些著作都是张培刚在21岁至26岁时撰写的。

公费留美

1940年夏,张培刚以独占鳌头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文科工商管理清华庚款公费留美,翌年春夏问,他由内陆昆明起程,经重庆办理出国手续,然后飞香港,转乘国际航轮赴美,赶上秋季进入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该院只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学习。1942年秋,张培刚因迫切需要研究农业与工业化问题,急想攻读经济理论、经济史、农业经济、国际贸易等课程,于是转入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经济系学习。

当时哈佛经济学科处于全盛时期,知名教授云集,济济一堂。

 

(上)

最早探讨农业国工业化

哈佛苦读

张培刚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四、五年的学习期间,始终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灾难深重的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将如何实现工业化,以图繁荣富强?194312月,张培刚通过口试,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后,就与指导老师布莱克和厄谢尔两位教授商量,决定将"农业与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并打算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探讨和分析农业国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将要遇到的种种问题,其中特别是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工农业结构的调整问题。

张培刚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中,探索英、法、德、美、日、苏诸国产业革命以来,各自实行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并立足于农业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以认真的考察。为此,张培刚经常置身于图书馆,在浩翰的知识宝库里,用英文、德文、法文、中文贪婪地读书、摘录、做卡片。中午当他用完简单的午餐后,又回到图书馆,松开领带、腰带、鞋带(这就是同学们常笑他的"三松"动作)就席地而盹,休息半个小时,又继续苦读。1945年底,他终于写成"Agriculture andndustrialization"《农业与工业化》论文,旋即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博士学位。

备受推崇

这样一来,张培刚便成为世界上最早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经济学家。《农业与工业化》一书蜚声于西方经济学界,后来,他本人也被誉为"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第一次在理论和史料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发展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和贡献。这部著作获得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9年又在美国再版。1951年,此书被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南美、北美、西欧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大学,把它列为基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前,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对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仍加以推崇或引用。

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美国诺格斯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杜塔教授说,他早在大学时代就读过这本有意义的著作。哈佛大学前任经济系主任、现任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主任帕金斯又说过"在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之后,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一书,就算是关于发展经济学最早最有系统的著作了。"

未失时效

1984年,此书的中译本以《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为副标题,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立即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注目,认为这本书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读者来信纷至沓来。其中既有老、中年学者,也有青年学子。有的说:"拜读大作,耳目一新,不胜敬佩。,深感文笔翰墨,卓尔不凡;材料丰富,论证严谨,分析入微,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启迪良多。此书所谈问题之重要性,当年慧眼已经看出,即使时至今日,仍不失其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在资委会

1945年,张培刚接受当时在美国工作的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的邀请,决定回国任教。只因1945年底抗日战争虽已结束,但交通阻塞,未能即时回到中国。

1946年元月,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公度带领技术考查团赴美考查,邀请张培刚参加资源委员会担任专门委员,研究农业机械化问题。与此同时,该会也聘请了美国的西蒙库兹涅茨教授(后来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担任经济顾问,设计和改进中国关于国民收入的估算,以及全国经济事业的统计制度。张培刚答应在该会作短期的研究工作。

()

老牛奋蹄有所开创

在联合国

张培刚在资委会驻纽约办事处工作三个月后,由于那时美国到中国的邮船尚未开航,遂于五月初在旧金山乘货轮回国,在南京资源委员会继续工作三个月,完成了一篇关于中国农业机械化问题的论文,他就离开了资委会。同年八月,他到达武汉,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讲授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工商管理等课程。1948年元月,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邀请张培刚去该会担任顾问和研究员。他为了亲自了解和收集有关东南亚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情况和资料,以利于继续研究农业国工业化问题,遂征得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同意,应允短期前往泰国曼谷任职。

张培刚在联合国工作期间,正值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往返东南亚各国,数次路过香港,曾先后见到冀朝鼎、许涤新等人。张培刚与他们多次谈到要回国的愿望。

迎接解放

19492月,张培刚毅然辞去了联合国的职务,并婉言辞谢了哈佛原来的导师布莱克、厄谢尔来信约他回校任教的邀请,离开曼谷,再次回到祖国,到达武汉大学,迎接解放。

解放初期,张培刚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总务长兼经济系主任,并一度代理法学院院长。1950年,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

新 时 期 中

1953年元月,张培刚被调任华中工学院等三校建校规划委员575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现已颇具规模的华中工学院从选定校址、规划设计到基建施工,无不凝结着张培刚和其他开拓者的心血和汗水。

在国家进入新时期后,张培刚破天荒地在学术上获得初步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并且在短期内就取得显著的成果。

1978年,张培刚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之约,赴北京参加中国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辞典》(三卷集)的编纂工作。他与宋则行、宋承先教授等主编了近30万字的《外国经济思想史》部分。

一个信念

1979年,张培刚在北京参加了国务院财委为中央机关负责干部和广大经济工作者举办的"国外经济学讲座",讲授"微观经济分析""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80年,他与北京大学厉以宁合著出版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此书和讲座,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作了十分有意义的介绍和评价。从此中国开始普遍引用了"宏观""微观"的词汇和运用了宏观、微观的分析方法。张培刚和厉以宁在这方面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

1985年,美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所编的《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第7卷,将张培刚作为其中极少数最卓越的有杰出贡献的学者,特别提出列在卷首献词中,张培刚在50岁时,写下了两句诗:"百岁春秋才过半,一生甘苦但求真"20年后,他又写下两句诗:"自古人生谁不老,奋力求真总是春。"两联诗句都是抒怀明志,都是说明一个信念,那就是矢志"求真"。如今他已高龄,却仍在以"老牛奋蹄""奋力求真"的精神,为国家的振兴探索途径,著书立说,培养人才。

(下)

一生甘苦但求真

--访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张培刚教授

王 艺

在树木葱郁的华中理工大学,我拜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

张老早年曾就读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34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庚款公费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45年底写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南美、北美、西欧和亚洲一些国家,把它列为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985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所编的《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将张培刚作为极少数最卓越的有杰出贡献的学者,特别列在卷首献词中并授予荣誉成就证书。

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张老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追求真理是他一生的目标。他在50岁和70岁时,先后写下"百岁春秋方过半,一生甘苦但求真""自古人生谁不老,奋力求真总是春"的诗句,表达了他矢志求真的信念。如今他虽已近耄耋之年,却仍以老骥伏枥和奋力求真的精神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在发展经济学领域又有新的建树。

谈起今后的打算,张老朗声笑道:"我今年已经77岁了,再搞3年,到80岁。以后也还可以搞,但不能列入计划了,算计划外时间。我们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建立以中国、印度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发展经济学。国外有些学者认为,发展经济学已从5060年代的鼎盛时期走向衰亡。我认为这种说法和看法是言过其实和过于悲观了,只要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仍居绝大多数,那么,发展经济学的使命和任务仍然艰巨,其前途无可限量。但由于过去的发展经济理论的种种局限性,的的确确是遇到了难题。那么出路何在呢?我认为在于建立新型的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应是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而现在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还有100个以上,所以发展经济学就其任务而言,仍然是极其有生命力的,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作为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张培刚,又以勇于进取、奋力求真的开拓精神开始了新的"长征"199010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由张老主持召开的发展经济学展望研讨会,较深入地探讨了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所应注意的问题,并拟定了《新发展经济学》大纲。张老说:"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首要地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面来考察、探根溯源,采取全面的、历史的和从实际出发的综合分析方法,来研究现有占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找出阻碍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研究怎样清除阻碍发展的因素,如何起动发展的因素,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其次还必须从发展中国家各自的具体国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就今天的中国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国情就是应该考虑到中国多元经济的特点和问题。

    张老侃侃而谈,在他那严密的逻辑思维、幽默风趣的谈吐和挥动的手势中,留下的是力量,是鼓舞,是矢志不渝、奋力求真的献身精神。

上一篇:满目青山夕照明

下一篇:爱国与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