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公告 更多
赞助单位 更多
媒体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缅怀张培刚先生 > 媒体介绍 > 正文
爱国与求真
来源:原载《光明日报》1995年2月19日第7版      发布时间:2010-05-19

--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
陈 蓬

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有时被界定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作出选择的科学。据此,经济学家便是擅于作出各种理性选择的人。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学者,当他有机会选择金钱、地位、荣誉时,他都一无反顾地舍弃了,爱国与求真始终成为先生走过人生道路的主旋律。这位老学者便是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


少年时只身武汉求学,从此关注起中国农村的命运

张先生家世代务农,旧时中国的农民贫苦、愚昧的生活自幼便给先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1925年春,年仅11岁的张培刚只身离开家乡湖北红安县,来到武汉开始了求学生涯。五年后,他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学习。

毕业时,张先生以最优异的成绩被推选到当时中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前北平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使得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又加之英、日、美等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广大农民收入锐减,农业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促使年轻的张培刚开始关注并探索振兴农村经济的方略。在著名社会学家、所长陶孟和先生的影响和支持下,张先生先后对河北、浙江、广西等省乡镇和农村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写成多部专著。同时,还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就农民生活、农村发展、货币金融、粮食产销、产业结构变迁等问题撰写了40多篇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已成为研究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资料。

先生在前中央研究院工作了六年,这六年的调查和研究使他对中国的国情、民情有了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摆脱贫困,发展工业,增强国力也已成为先生研究、治学的专攻方向。此时的农家子弟张培刚也已成为颇有名气的青年学者。

1940年夏,先生以独占鳌头的或绩考取清华庚款公费留美,进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面对似锦的前程,先生心中挂念的却是正进行艰难抗战的祖国,思考的是战后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问题。一年半后,先生主动转到哈佛文理学院经济系学习。当时,哈佛大学云集了众多为现代经济学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师。其中有以垄断竞争理论闻名的张伯伦、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熊彼特、有"美国凯恩斯"之称的汉森、投入~产出经济学领域倡导入里昂惕夫、国际贸易权威哈布勒等等。在这些大师的亲授下,先生得以深入学习研究当时经济学的最前沿理论。

五载的他乡苦读和名师传授,使先生打下了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毕业前,经与导师"美国农业经济学之父"布莱克及经济史权威厄谢尔商议,决定以前人未曾专门研究过的"农业与工业化"为题做博士论文。

《农业与工业化》一问世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首先获得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并获"大卫A威尔士"奖,这也是东方人第一次获此殊荣。得知这一消息,先生国内导师、早年哈佛博士、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先生万分欣喜。时至今日,岱老还说:"当时,我获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我终于看到了有一位中国留学生跻身于哈佛大学经济学论文最高奖得者的行列。"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高鸿业教授对此曾评价道:张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和萨谬尔森(美国当今著名经济学家)的博士论文获得相同的该校论文奖,而萨谬尔森由于自己的那篇论文而成名,甚至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此可以看出张老的那篇论文的重大意义。

该论文进而又被收入《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在美国一版再版,并被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国外一些大学将其列为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今天,当我们重新通读这部书时,不禁为先生四十年前敏锐的洞察力所折服。像工业与农业均衡发展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控制人口问题,重视科学技术问题,启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因素问题,促进贸易和利用外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等等,都被先生一一阐述过,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只可惜过去未加以足够重视。

1982年,世界银行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先生来华讲学时曾用尊崇的语气讲道:"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你们中国人的骄傲。"

1985年,张培刚先生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所编的《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第7卷。鉴于先生对发展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该卷特别将他提出列在卷首的献辞中。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在先生80大寿之际,特致电表示祝贺,并强调:"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将您列入我们的杰出获奖者名单。"

 

新时期,80高龄再续报国之作

建国前夕,先生抱着为祖国在国际学术界争得一席之地的热望,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研究员兼顾问职位,也谢绝了哈佛大学导师约他回校执教的邀请,回国先后[执教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

由于种种原因,张老不得不中断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而正是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枝在国外得到了蓬勃发展。其间,欧、亚、拉美等地区的一些经济学者曾来信求教或专程来华造访先生。

1978年,当张老重新获得学术研究机会时已是65岁高龄。他放弃颐养天年的生活,以"老牛奋蹄""奋力求真"的精神,又开始了自己学术生涯的第二次攀登。张老先后与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合著出版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这是拨乱反正后,最早系统、科学地介绍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著作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微观""宏观"等术语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在我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先生密切关注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针对近年来西方发展经济学研究出现停滞之势,经过长时间的思考,1988年,先生在青岛召开的一次经济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以大国问题为研究重点并包括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新发展经济学"观点。当时,与会的一大批青年学者和好学之士纷纷请求先生尽快根据新的意图和设想,撰写一部"新型发展经济学"。先生被年轻人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此后数年,先生组织有关人员写成《新发展经济学》一书,于1992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也成为国际上第一部由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经济学者写成的专著。书中不仅从经济方面,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等非经济方面,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它对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决策实践,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如今,先生已是81岁高龄了,但每日坚持上午与所带的博士们研究问题,下午阅读资料,晚上写作至深夜。49年前的那部《农业与工业化》已被先生定为上卷,在年轻一代的协助下,张老拟将大战后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社会主义中国农业与工业化问题分别定为中卷和下卷加以研究和探讨,使之尽快写成付梓,以完成报国之作。

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有时被界定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作出选择的科学。据此,经济学家便是擅于作出各种理性选择的人。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学者,当他有机会选择金钱、地位、荣誉时,他都一无反顾地舍弃了,爱国与求真始终成为先生走过人生道路的主旋律。这位老学者便是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